2023年临沂市2022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2023.2)政治答案

2023年临沂市2022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2023.2)政治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年临沂市2022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2023.2)政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4.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错误,“捷报晚上传来,清晨就立即向朝廷禀报”错误,应理解为“捷报昼夜不停向朝廷传送”。15.①《登高》是杜甫晚年独自流寓夔州时在秋天的重阳节所作,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②《洗兵马》是杜甫在朝廷平叛的捷报频传、他认为胜利在即时写下的,抒发了诗人对官军收复失地的欢喜之情和对将士克敌制胜的赞扬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唐肃宗要居安思危的劝告。【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诗歌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比较阅读两首诗歌,了解其创作背景,读懂内容;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两首诗歌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整合答案,概括作答。【评分参考】每点3分,其中背景1分,思想情感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不孝”作“戮”的宾语,“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原文标点]“未可杀也。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上有道,是人亡矣。”康子日:“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理解错误,两句中的“悌”字含义不同:“恺悌”中的“悌”意为“平易”,“孝悌”中的“悌”意为“敬爱兄长”。1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不合文意,不是“士大夫”,而是“武士”。13.(1)从前君主引导他的百姓而不让他们迷失方向,因此威严不同寻常却不轻易发威,(虽)有刑罚却(往往)放置不用。(2)所以善于治国的君主,对待百姓像父母爱护孩子一样,听说他们饥寒就为他们悲伤,看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迷,迷失方向:不试,不用,不轻易发威;错,通“措”,放置。第(2)句得分点:为国,治国;遇,相待,对待:哀,悲伤。【评分参考】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2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鲁国有父子互相告状的,季康子说:“杀掉他们。”孔子说:“不能杀死他们。老百姓不懂得父子互相告状不对已经很久了,这是在上执政者的过错。(如果)执政者遵循正道,这样的人就没有了。”季康子说:“治理百姓要把孝道作为根本,如今杀掉一人来羞辱那些不孝之人,不也可以吗?”孔子说:“不教导就杀人,这是滥杀无辜。三军大败,不能行杀伐:刑狱没有整顿好,就不能用刑伐;执政者宣示的教化,应该自己首先实行它,那么百姓就会像顺从风向一样地服从;自己亲身实行了还有人不服从,随后再用刑罚惩治他,这样人们就知道什么是罪过了。那七尺高的墙,人们不能跨越,(可是)七百尺高的山,小孩子都能爬上去游玩,因为那是缓延的斜坡。现在仁义衰落已经很久了,能说人们不会超越界限吗?《诗经》上说:‘要使人们不迷失方向。’从前君主引导他的百姓而不让他们迷失方向,因此成严不同寻常却不轻易发威,(虽)有刑罚却(往往)放置不用。”告状的父子听到这些话后,就请求不再上告了。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为政治国的事,孔子回答说:“为政的目的在于让百姓富裕而且长寿。”鲁哀公问:“怎么说呢(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减轻赋税百姓就会富足,没有争斗的事百姓就远些话后,就求不丹上告了。晋表公向孔子狗可为政治国的乎,孔子回答现:为政的目的在于让百姓高裕而且长寿。”鲁哀公问:“怎么说呢(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减轻赋税百姓就会富足,没有争斗的事百姓就远离了犯罪,远离了犯罪就会长寿。”鲁哀公说:“像这样,那我就会贫穷了。”孔子说:“《诗经》上说:‘和乐平易的君主,是百姓的父母。没有见过孩子富足了而父母却贫穷的。”周文王问吕望(姜子牙):“如何治理天下?”吕望(姜子牙)回答说:“行王道的国家使百姓富足,行霸道的国家使武士富足,仅能保存自己的国家使大夫富足,即将灭亡的国家使仓库富足,这叫作上边外溢而下边漏失。”周文王听后说:“讲得好。”吕望(姜子牙)又回答说:“知道好却不实行是不吉利的。”当天,周文王就打开粮仓和钱库,用来赈济年老丧偶、没有儿女的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儿。周武王向姜太公询问:“治国的根本方法是怎样的?”姜太公回答说:“治国的根本方法,不过是爱护百姓罢了。”周武王又问:“怎样爱护百姓呢?”姜太公回答说:“使他们得利而不受损害,使他们农事成功而不遭败坏,使他们能够生存而不被杀戮,给他们衣食而不掠夺他们,使他们欢乐而不受痛苦,使他们高兴而不生怨怒,这就是治国的根本方法。驱使百姓的原则,不过是爱护他们罢了。百姓失去了他们的职业,就是损害了他们:农作物不能按时耕种收获,就是毁坏他们的生活:对有罪的人加重惩罚,就是杀害他们:加重赋税,就是掠夺他们:徭役繁多而使民力疲惫,就是使他们痛苦;使他们劳苦又侵扰他们,就是使他们愤怒。所以善于治国的君主,对待百姓像父母爱护孩子一样,听说他们饥寒就为他们悲伤,看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痛。”